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在团结问题上,“一把手”更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据5月8日人民网)
习近平“打好团结牌”让我们明白了啥道理?我认为,就是班子好比一只手掌,手掌摊开了,是多个“指头”,手掌握紧了,是一个有力的“拳头”。要让手掌变成一只有力的“拳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指头”与“拳头”的关系,提高“指头”的聚合力。
要让“指头”打牢变成“拳头”的思想基础。从实践中看,一些班子不团结的主要原因是像“指头”一样的党委成员之间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要搞好班子团结,“指头”之间要形成三个共识:一是“一切为公”的意识。班子成员只要跳出个人的小圈圈,凡事都能站在党的事业角度上想问题、作决策,就不会闹不团结。既使在一些问题上有分岐,也不难解决。二是“共荣共辱”的意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班子闹不团结,成员之间各有责任,不存在谁完全正确,谁完全错误,所以,闹不团结没有全胜者。只有树立“共荣共辱”的意识,才能增强团结的意识。三是“共事是缘份”的意识。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为了共同的事业有幸走到了一起,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人生漫长,能在一起共同工作生活几年,这同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因此,只有珍惜这种缘份,珍惜共事的机会,建立在一起工作是好战友、好同事,分开之后是好朋友、好兄弟的关系,就一定能夯实团结的思想基础。
要让“指头”坚守变成“拳头”的为人准则。俗话说: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先做人,后做官。这表明做人对做官的重要性,也渗透着做人对团结的重要性。党委成员只有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处事、真心诚意待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也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因此,要像习近平同志说得那样,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关于书记和委员之间“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的教导,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特别是要以“诚实待人、虚心学人、关心他人、支持他人、维护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自己”的辩证思维,和大家同甘共苦。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