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2016年12月19日11:20 來源:吉林日報
近來,河南新鄉一份要求機關干部在公文運轉和正式場合相互不稱官職、一律稱“同志”的通知,引發熱議,人民日報前不久為此也刊發評論《叫聲“同志”不簡單》。
叫聲“同志”為什麼不簡單?是因為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黨內稱呼“同志”的氛圍越來越淡薄了,小到基層支部、大到高層領導,好像不稱“官銜”就不尊敬,就有失體統,就大逆不道﹔有的地方甚至用“大老板”“老大”等明顯帶有江湖氣息和語言賄賂傾向的名號來稱呼領導。
稱呼的紊亂,映射的是黨內作風和政治生態的紊亂。而“同志”稱呼的復興,透露的則是政治規矩的重申,是優良傳統的發揚,是觀念、作風和政治生態的扭轉。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在“一大”的黨綱中就明確規定:“凡承認本黨黨綱和政策,並願意成為忠實的黨員者,經黨員一人介紹,不分性別,不分國籍,均可接收為黨員,成為我們的同志。”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再次明確提出“黨內一律稱同志”。
叫同志是一種作風。“名不正,則言不順。”共產黨人是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一起來的,職務雖有高低之分,分工也有千差萬別,但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在人格上,絕無高低貴賤之分,黨內一律互稱同志體現了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也是黨的優良作風在發揚光大。黨內互稱同志,是黨內政治生態良好的一種體現,是加強黨風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標志。
叫同志是一種平等。在黨內,不管官大官小,上至中央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