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奋斗者·正青春”专题报道
分享

以奋斗之姿跑出青春好成绩

2022年05月04日10:24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以奋斗之姿跑出青春好成绩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更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自信昂扬,努力拼搏;新时代的中原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原大地,青年一代奋战在各条战线,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创新创业的大潮里,在生态保护的进程中,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前,他们有朝气、会创新、能攻坚、讲奉献。因为有他们,发展中的河南底气十足,朝气满满。

接续奋斗书写创新答卷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当前,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我省,一大批创新创业者迅速成长。

7年前,29岁的创业者李杨创办了服务创业者的平台UFO.WORK,创业者缴纳1000元即可共享办公空间,平台还为创业者解决工商财税、技术资金等问题。如今,35岁的李杨正用自己的梦想,帮助更多青年创业者孵化梦想。“身处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之中,我们要让更多青春梦想变为现实。”李杨信心满满。

在科技创新领域,青年也不遑多让。在河南农业大学,无论酷暑严寒,总能看到该校动物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兰兰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1982年出生的她,已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15年,建立了20多种猪病毒性疾病检测方法,推广应用后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亿元,带动就业500多人次。她带领的科研攻关团队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大奖。郑兰兰不是个例,在河南各大高校,在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一批青年科研人员正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竞选手、网络主播、网络作家、快递小哥等新职业,这其中,不乏青年拼搏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绽放着光彩。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如今,行走在河南的乡镇、村落,总会看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略显稚嫩的面孔。他们或是青年干部,或是大学毕业生,或是新农人。他们积极投身基层、拥抱基层,用青春热血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着精彩人生。

去年10月,河南第一批“墩苗育苗”计划交流任职干部带着党和人民的嘱托、带着青春梦想,奔赴基层广阔天地。洛阳理工学院青年教师王罕翡就是其中一员,他通过“墩苗育苗”计划来到信阳市平桥区担任长台关乡党委书记。放下行李,来不及歇息,他就走村入户、了解乡情。半年下来,王罕翡逐渐适应了新岗位,他说,未来将在这里打造规模化、产业化的蔬菜种植基地,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

还有5000余名第一团支部书记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去年防汛期间,永煤集团驻夏邑县桑堌乡司古同村第一团支部书记代晓东,带领永煤集团青年志愿者入村救灾,司古同村1200亩秋粮全部受灾,积水最深处达1.5米,青年志愿者们调来3台矿井专用抽水机,昼夜不停排水,受到村民称赞;濮阳县八公桥镇北靳寨村第一团支部书记温伟超驻村期间,整建村团支部、打造青年之家、组织爱心学堂……他们用努力和实干为村里解难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穿上军装能战斗,脱下军装能奋斗。2012年从部队退役后,22岁的董国帅回到家乡清丰县跟着父亲种蘑菇。凭着一股能打敢拼的精气神,他探索出了“党建+扶贫+食用菌+电商”的经营模式,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与董国帅类似,济源下冶镇大岭村村民李娜娜也是一名致富能手。1996年出生的她,敏锐发现艾草种植的广阔前景,于是创办公司发展艾草深加工产业,产品销往全国多个城市,月销售量30余吨,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她说:“作为青年一代,理应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出一份力!”

“青力”亲为守护美丽家园

当生态环境保护遇到青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年轻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为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质量发展,河南青年一代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全力保障一渠清水安全北送。

33岁的王蒙是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的一名无人机操控手,他掌握的“无人机+”技术使南水北调运行管理更智能;32岁的段文龙是方城管理处金结机电的“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