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时代楷模”黄诗燕

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报告文学)

——追记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

2020年11月16日10:49    来源:光明日报

2018年2月7日,黄诗燕春节看望慰问老人。

2019年11月20日,黄诗燕生前最后一次在霞阳镇大源村调研时,与村民交流。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多少有志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做一番作为的干部,正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着。他们诠释了何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他们奉献着自己的才华、精力、情感,甚至鲜血与生命。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全国已有770多人牺牲在扶贫岗位上。

“决战贫困·中国扶贫十二章”系列第一章,追忆的就是这样一位好干部的故事——以奋斗者的姿态,黄诗燕,这位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倒下了,倒在胜利终于临近的时刻,但他的精神永远屹立。本系列以此文,致敬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心怀赤诚、埋头苦干的人们。——编者

“手术完,爸爸忍着疼痛,边咳嗽边工作,办公室的灯,一直亮到后半夜。他说忙完这阵就来学校看我,可是爸爸没有来。”

黄心雨做了个梦,14年前,她在班上念作文《我的爸爸》。醒来,泪水盈盈。

很多人都哭了。2019年11月29日,开完全县扶贫调度会,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56岁。

9年前,黄诗燕上任,带领干部群众向贫困发起猛攻。

胜利终于临近,而这位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却倒下了。

他的事迹在罗霄山脉广为传扬。近日,中共湖南省委追授黄诗燕“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接力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黄诗燕

土坯墙上,红军留下的标语苍劲有力,黄诗燕神色凝重,久久沉思。

炎陵,这个地处湘赣交界的老、少、边、穷县,2011年6月25日,迎来了第30任中共县委书记黄诗燕。

小雨氤氲,山路泥泞,木桥摇晃……黄诗燕来到大山深处、小溪边边的廖成运家。

土坯房,家徒四壁,每当山洪暴发,房子就会遭淹。

走啊走,黄诗燕眉头紧锁往前走,走到全县最后一个无电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里……调研一个多月,黄诗燕的步履越来越沉重。这片埋葬忠骨英魂的红土地上,贫困还是最大的敌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970元,全县贫困发生率很高。

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建设农字号“一带八基地”(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炎陵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

“农业见效慢,从种子到票子,少则三年,多则六年啊!怎能快速致富?”有人质疑。

“农业做好了,农民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坚持。

炎陵县有30多年种植黄桃的历史,而2011年前,全县黄桃种植面积不足万亩。黄诗燕发现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他请来县农业局专家,请教大力发展黄桃的技术经验,对黄桃种植采摘、品质品牌、销售物流及成立黄桃协会等各个环节亲自监管督办。

上万吨的黄桃金灿灿挂满山头,可短期内卖不出就会烂在树上。黄诗燕主张举办黄桃大会,主动站台卖黄桃。

“你是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站台代言,恐怕招来非议。”有人提醒。

“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他坦然。

见到同乐村农民在地里忙着为黄桃套袋,黄诗燕下车,与大家攀谈起来,帮忙套了30多个袋子。那是2013年春天,事后大家才知道这位投缘的“老乡”原来是县委书记。

为让炎陵黄桃走出去,黄诗燕发动征集广告语,他自己也冥思苦想。一天中午,黄诗燕在县委宿舍搓洗衣服。“炎陵黄桃,桃醉天下”8个字搓了出来。评委投票,这8个字从6000条里脱颖而出,成为炎陵黄桃的对外推广词。

黄桃树在贫困户朱圣洪家门口生了金。女儿帮忙网上卖桃,年收入超过10万元。2016年,朱圣洪主动申请脱贫。

像朱圣洪一样,全县近60%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黄桃享誉华夏,走出国门。

这几年,炎陵先后建成8.3万亩黄桃基地,种植4.3万亩无公害蔬菜、1.52万亩茶叶、29万亩油茶、34.6万亩笋竹林、1.4万亩药材,养殖150万羽炎陵白鹅。“一带八基地”成为脱贫致富主战场,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增收6800元。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黄诗燕是这么写,更是这么做。

2017年教师节,黄诗燕前往霞阳镇中学看望教师,却在校门口停了下来,左右环顾,还沿围墙查看一圈。

“校门离106国道这么近,汽车这么多,师生进出安全吗?”

一周后,霞阳镇中学大门及围墙改造协调会召开。

4个月后,新校门改变方向,避开了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