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加強專利保護運用 促進創新驅動發展

申長雨

2025年04月26日09: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今年是專利法實施40周年。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專利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與時俱進推進專利制度改革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專利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

新時代以來我國專利事業發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專利法完成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高標准的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了專利開放許可制、藥品專利保護期延長制度和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等。同步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代理條例》以及《專利審查指南》的配套修改,使我國專利法律制度更加健全。

專利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是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和海牙體系外觀設計申請量均躍居全球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34.9萬件,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發明專利擁有量全球最多。

專利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5個月,專利審查社會滿意度始終保持在滿意區間。在全國建設125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社會公眾提供集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於一體的維權渠道。設立80多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累計為企業提供指導服務2400余次,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超過380億元。

專利轉化運用加速推進。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首次完成全國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134.9萬件存量專利盤點和價值分析,與45萬家企業進行精准對接、匹配推送。2024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61.3萬次,同比增長29.9%﹔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7.6萬次,同比增長39.1%。2023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達到16.87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13.04%。

專利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深度參與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推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功締結《知識產權、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條約》和《利雅得外觀設計法條約》。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在華建設202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依托全球專利信息資源助力國內創新發展。專利審查高速路覆蓋84個國家,有效便利了中國企業海外專利獲權。

我國專利事業的快速發展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提升至第十一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上升了24位,成為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各國之首。

推動我國專利法律制度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執法司法體系,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保障”“要在嚴格執行民法典相關規定的同時,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抬頭,這些都給專利制度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們要加快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適應、與科技發展前沿相匹配的專利制度,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專利事業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

堅持和加強黨對專利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政策導向,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全面加強對國家戰略的支撐和協同,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堅持守正創新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變化和科技革命、產業變革需要,積極構建更加適應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發展的專利制度,進一步突出質量導向,通過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高質量審查,提升我國專利質量整體水平,構筑科技競爭新優勢,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統籌好在制度完善過程中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與體現中國特色的關系。著眼我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和現實發展的需要,更有針對性地借鑒世界各國專利制度發展的先進經驗,努力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利制度,持續提升我國在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更好維護國家利益。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我國專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完善專利法律制度,加強事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時修改完善專利相關法律法規,健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新業態專利保護和運用規則,更好適應新技術新產業發展需要。認真編制知識產權“十五五”規劃,深入研究未來五年我國專利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思路、戰略舉措。

著力提高專利質量,加快實現由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持續提高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專利審查工作中的應用,嚴把專利審查授權關,加強創造性審查,提高專利保護的及時性和所授權利的穩定性。聚焦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鼓勵和支持創新主體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形成一批高價值專利組合,推動更多中國專利納入國際標准、布局全球市場。

不斷強化專利保護,有效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嚴格落實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專利行政裁決機制,優化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布局,統籌做好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堅決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規制專利惡意無效行為,讓各類企業安心經營。加強專利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促進專利轉化運用,更好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持續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深化權益分配機制改革,切實解決專利轉化渠道不暢、動力不足等問題。健全專利代理質量監測和信用評價機制,推廣使用代理服務政府採購標准,促進專利代理優質優價,夯實專利質量基礎。

深化專利國際合作,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完善全球專利體系和生態系統。繼續加強多邊、小多邊和雙邊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推動更多中國專利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落地實施,讓創新創造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作者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6日 07 版)

(責編:彭曉玲、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