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14:49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為80后的青年學者,萬資姿第一次坐在人民大會堂第一排,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從研究黨的理論,到以十九大代表的身份參加黨內政治生活,萬資姿坦言,這些經歷讓她真切感受到新時代的含義:“意味著新起點、新使命、新征程、新思想和新作為。”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萬資姿判斷,中國青年的發展水平,處於歷史最高點。青年創業、社會參與,社會給青年賦權,是青年發展水平最好的時代。
進入新時代,作為思政課教師,如何對青年進行思想引領?多年從事思政課教學的她,發現其中一些可喜的變化,前幾年,萬資姿在學校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現象:思政類的書被學生拿來佔座位。
“為什麼呀?不怕丟啊!丟了也沒關系。”萬資姿發現,去上思政課,前三排基本沒人坐,“大家都跑到后面去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這一兩年,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思政課上,前三排有人坐了,大家越來越重視思政課。談起背后的原因,國家對課程的重視,已經傳導到學生之中,變成了一種自覺的行動。
在萬資姿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家在各個方面取得的重大發展和變革,讓青年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