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浦江縣浦南街道宋溪肉雞養殖場負責人潘東水的手機總是佔線,太多人從早到晚在找他:問情況、要買雞、要賣雞、想對策……所有的聲音,都摻雜著焦慮、不安與猶疑。
潘東水今年46歲,養雞已有11年。靠著辛苦打拼,他建立起順農肉雞專業合作社,底下有社員30戶,養殖總規模超過15萬羽。眼下,正月裡抓來的一批雞苗,已長到茁壯期,急盼著出欄賣個好價格。
一切,都因為3月31日的一則消息而改變:上海官方公布,確定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並出現死亡病例。聽到新聞的那一剎那,老潘出門看了看雞棚裡的2.1萬羽肉雞,有點懵了。
從SARS到H7N9,老潘的十年養殖路,步步驚心。
來自銷售商的電話:“老潘,這時價錢咱說了算。不賣虧得更大。”
賣一隻雞虧15元:賣或不賣,心痛抉擇
見到潘東水,是在雞棚門口。緊挨著雞棚的兩間平房被隔成兩室一廳,一間給兒子,一間就是夫妻倆的臥室。兒子今年20歲,跟朋友們一起在雞場裡當幫工。家門口,挂著“百福臨門”、“萬事如意”的吉祥條幅,想來是老潘守著雞棚的美好期盼。
還沒說上幾句話,電話就響了。“都是想買雞的客戶。早晨5時剛起床,電話就來了,一直講到8時還沒穿上衣服。”非常時期,銷路如此火爆,不值得高興嗎?但老潘擺擺手說:“沒有用,價格壓得太低了!”
過去,順農肉雞專業合作社每天光固定訂單,就能銷出2000多羽,還不包括在浦江城南農貿市場攤位散賣的400多羽。“正常情況,1斤雞可以賺到1塊多。”老潘說,最好的時候,一批雞就可以賺40多萬元。通常春節前后的雞價是最貴的。今年1月,肉雞的收購價達到5.7元/斤。大家信心滿滿地賣出后,趕緊在年頭上抓來了苗雞。
突如其來的H7N9禽流感,攪碎了這場美夢。
4月以后,本地客商相繼停止了交易。一個諸暨客戶欠下的13萬元尾款還沒結清,人已經“消失”了。現在還剩江蘇、山東的一些客戶搶著收雞,忙著屠宰后做成凍雞,等待市場復蘇。對他們而言,現在是最大的商機。
對於這些客戶,老潘的心情是復雜的,既感謝,又痛恨:“他們相互壓價,每斤最多隻願出2.0元至2.3元。要知道,4.5元/斤是我們養雞的成本價。現在這樣,每賣一隻雞,就得虧15元!”
4月16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積極應對H7N9禽流感、扶持家禽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像潘東水這樣在3月底存欄肉雞10000隻以上的養殖場,能夠獲得每隻肉雞1元的補貼。但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