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在黨的十八大精神宣講中,注重發揮基層大講堂的平台作用,著力在深入基層、廣泛覆蓋、入腦入心、服務群眾上下功夫,推動黨的十八大精神宣傳不斷深入。
注重發揮基層大講堂協調配套、遍布全區的特點,推動十八大精神宣講上下聯動、廣泛覆蓋。
近年來自治區在理論宣講中,從強化基礎陣地抓起,在全區建立了11000多所基層大講堂,構建起協調配套、覆蓋城鄉的宣講陣地,為十八大精神宣講提供了有利平台。
在受眾上廣覆蓋。由各級黨委宣傳部門牽頭抓總,講師團具體負責,根據宣講范圍和服務對象不同,整合包括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專題講座、市民講堂、農牧民講堂、校園講堂、企業講堂、流動講堂等各類講堂資源,把十八大精神作為主要宣講內容,明確任務分工、層層組織宣講,確保把各個社會群體全部納入宣講范圍。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設立廣場講堂、集市講堂、學校五點半講堂、老年講堂推進宣講不留死角,擴大覆蓋面。包鋼集團依托公司、二級單位、車間三級241個講堂開展集中宣講,在公司全面興起學習宣傳十八大精神的熱潮。
在地域上廣覆蓋。全區層層進行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專題動員,組織宣講員培訓和集中備課。自治區宣講團聯系實際編寫十八大精神宣講總提綱和8個專題宣講提綱直接下發基層。各盟市、旗縣講師團也逐級採取編寫宣講統稿、下發輔導材料等方式,加強組織服務和協調指導,形成了自治區、盟市、旗縣(區)、鄉鎮(街道、蘇木)、村(居委會、嘎查)五級講堂層層互動推進的宣講格局。針對牧區地域遼闊、人員分散、交通不便的實際,錫林郭勒盟東烏旗依托全旗200名黨員中心戶,把分散的牧民召集起來進行集中宣講﹔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與邊防官兵合作開展宣講,宣講員騎著摩托車、駱駝、馬直接將十八大精神送到牧民家中,通過“散的聚起來”、“遠的送到家”的方式,有效拓展了宣講覆蓋面。
在時空上廣覆蓋。為確保十八大精神宣講不留盲區,全區各地綜合利用電視講堂、電台講堂、網絡講堂、手機講堂等媒體講堂,精心策劃特色專欄,持續跟進宣講報道,形成全媒體、全天候、全覆蓋的宣講格局。內蒙古廣播電台“空中講堂”為適應十八大精神宣講需求,專門進行了節目改版,由每周兩期改為每天一期。興安盟突泉縣依托電視大講堂每天早、晚兩次播放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十八大講座近百期,邀請縣直科局、鄉鎮一把手談學習體會和今后工作思路,推動十八大精神在全縣普及。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奮斗鎮友聯村農民大講堂綜合利用固話網、手機網、互聯網宣講平台,通過設立固話語音信箱、群發手機短信、建立QQ群等方式,廣泛宣傳十八大精神,有效增強了宣講便捷性,擴大了覆蓋面。
注重發揮基層大講堂形式多樣、直面群眾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