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資料中心 >> 歷次黨代會 >> 第十三次(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北京) >> 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返回首頁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趙紫陽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同志們!

  我受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托,向大會作報告。

  一、歷史性成就和這次大會的任務

  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堅持和發展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提出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綱領。十二大以來,黨中央召開了七次全會和一次全國代表會議,就一系列重大問題及時作出正確決策,有力地推進了改革和開放,加強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經過十二大,到這次大會,共九年時間。這九年,在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上,開辟了黨的歷史發展的新階段,國家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我們緊緊把握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使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九年間國民生產總值、國家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平均收入都大體上翻了一番。現在看來,到本世紀末實現十二大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是完全有把握的。

  隨著生產的發展,長期困擾我們的一些嚴重社會經濟問題開始得到解決,或者找到了解決的途徑:

  ──十億人口的絕大多數過上了溫飽生活。部分地區開始向小康生活前進。還有部分地區,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但也有了改善。

  ──城鄉廣開就業門路,城市新就業的勞動力達到七千萬人。農村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有八千萬農民轉入或部分轉入了非農產業。

  ──市場供應大為改觀,基本扭轉了過去那種消費品長期嚴重匱乏的局面。

  ──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的狀況顯著改變,逐步轉上大體協調發展的軌道。

  應當說,這九年是建國以來國家經濟實力增長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