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05: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傳遞出令世人振奮的信息,重申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共創美好未來的庄嚴承諾。
贏得主動 贏得未來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和平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八大報告對我國當前所處的國內外形勢作出了精准判斷。
“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外交部部長楊潔篪代表說,十八大報告關於外交政策的闡述新意頗多,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外交領域都有新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比如,“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這一表述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
“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目前,內蒙古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口岸開放格局。2011年,內蒙古與俄羅斯、蒙古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分別為28.9億美元和28.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5%和68.3%。這些成績正是來源於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布小林代表說。
“開放型經濟有力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也促進了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代表說,“我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經歷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外圍到核心、從配合到討論到參與決策的重大轉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和平發展 科學發展
對內堅持科學發展,對外堅持和平發展,兩個方面密切聯系、相輔相成,體現了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的統一。隻有堅持和平發展,增進同各國的互信與合作,才能為我國的科學發展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十八大報告重申了我國對和平發展的堅持。
“中國將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十八大報告強